close
再探斗六門東和街番社。
有人問東和街是否是今天的古坑鄉東和村?我回答不是,現在的古坑東和村在清代因為斗六溪經過才叫做溪邊厝。
這一段歷史要根據清末光緒二十年《雲林縣採訪冊》記載:「清代斗六堡的東和街在縣城東門,俗名番社。」東門就是雲林古城的東門,可能是今天斗六市東市場的由來?
清代東和街地点大約位於今天斗六市東市場西南方的地區,其實斗六自從梅林遺址.番仔溝(郊)遺址.社口遺址的發現,經過正式考古挖掘報告,可以確認斗六門在四千年前新石器中晚期時代,經過鐵器時代至荷蘭時代,當時漢人尚未進入斗六門之前,全部住著原住民,這些原住民可能是熟番就是平埔族?當時的斗六門原住民的水源可能是利用斗六溪(雲林溪).內林溪(梅林溪)甚至虎尾溪(濁水溪)的溪水?
#(敬請參閱斗六市志歷史篇史前歲月與斗六門柴裏社)。
到了1897年日本人伊能嘉矩《台湾踏查日記》到斗六門考察,他到斗六門社東和街還看到番户人口數,足以証明當時斗六門社和柴裏社都還有住原住民?斗六市新興宮附近的住民,有人稱當地的媽祖婆是番社媽?現在斗六市東市場被拆除變成停車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