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5年聯合報記者魯永明報導》

中研院考古隊人員檢視糖漏,這是清朝製糖用的陶器,於雲林縣斗六市番仔溝遺址出土。
記者魯永明/攝影
【記者魯永明/斗六報導】
雲林縣斗六市番仔溝遺址日前發現大量磚紅色陶片,中研院考古組主任劉益昌鑑定是清朝製糖器物的碎片,這處「糖漏窯」距今兩百多年,見證台灣製糖史;為避免珊瑚颱風挾帶大雨,淹沒珍貴文物,劉益昌昨天下午南下督工,加緊挖掘。
中研院考古隊在斗六林頭里,南聖宮番仔溝遺址一處建地,開挖長4公尺、寬3公尺探坑。3天來每天工作8小時,多名工人拿小鏟子小心翼翼挖掘,挖深60至80公分,文化層露土,挖出大量糖漏、漏罐等製糖器物的陶片,裝滿7個大型塑膠籃,幸好昨天白天短暫降下細雨,挖掘順利。

劉益昌說,台南縣歸仁13窯遺址,是台灣首次發現糖漏窯遺跡,過去零星出土糖漏陶土,都以為來自歸仁,隨著斗六糖漏窯完整出土,證明斗六窯獨立存在,也說明清朝時當地製糖業興盛,以及經濟發展。

糖漏
糖漏是早期土法製糖的重要容器,形狀呈圓錐形漏斗狀,口大底尖,口緣有闊邊,便於提取,最下方有一圓孔。全為橙色素燒泥質陶,不夾砂也不上釉,以手拉胚成形。
在臺灣早期,農民種蔗自己榨蔗、煮制紅糖或赤砂糖。煮制赤砂糖要用一種專用的陶器工具,臺灣人習慣叫“糖漏”。
糖漏,是陶土燒制的陶品,呈橙紅色形狀似桶,略呈錘形,高50公分,桶口直徑寬約30多公分,底部有個洞,為漏洞。在製作赤砂糖(家鄉俗稱“漏糖”)時,把蔗汁煮成即將“反砂”(結晶)的糖液,倒進糖漏。事前應把糖漏底部那個漏洞用稻草塞好,安放在一個“漏鍋”上(即一個陶罐上)。接著,煮糖師傅趁熱用糖批不停地在糖漏裏反復攪拌,讓糖液揮發水份後結晶(反砂)。待第二天糖液冷卻結晶後,便把漏底塞著的稻草拔掉,讓未結晶的糖水流出,這種糖水農家俗叫“糖清”,用來蒸發飯之用,十分清甜。為了提高砂糖潔白度,在糖漏糖的面上,塗上一層清潔的田泥油,待個把月後,塗上去的泥油幹了,泥油吸去赤砂糖一部分赤色,赤砂糖便製作成功。農戶便可擇個晴天日,把漏糖控出來曬乾、敲碎,用袋包裝,儲存在家,待有好價錢便出售。

糖漏用作制糖之後,平日農家可作盛米穀之用,有的農戶把糖漏放在巷頭的屋頂上,糖漏的大口對向大巷,據說,此糖漏似張口葫蘆,可鎮妖驅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