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漏
糖漏是臺灣早期土法製糖的重要容器,形狀呈圓錐形漏斗狀,口大底尖,口緣有闊邊,便於提取,最下方有一圓孔。全為橙色素燒泥質陶,不夾砂也不上釉,以手拉胚成形。
臺灣文獻記載,荷人據台時大力推廣種蔗。2、清代「番俗圖考」中繪有製糖草寮、器具、牛隻及人員等情景。3、資料顯示,蔦松文化遺址中出土不少糖漏,例如麻豆的西寮遺址。其珍貴在於號稱農業首都的雲林縣斗六市番仔溝出土!雲林縣斗六市番仔溝遺址是被列為雲林縣重要遺址,兩次糖漏現身都是因為蓋房子才出土!真的很諷刺!
目前斗六市糖漏遺址又再蓋房子糖漏又大量被挖出曬太陽!旁邊一塊空地又要標售!昨天雲林縣山縣社區大學師生前來勘察!認為該地可能是原堆積!希望能見度為臺灣與雲林縣斗六市留下一塊寶貴的糖漏窯遺址!教育下一代!
緊急搶救斗六市糖漏遺址
《2005年聯合報記者魯永明報導》
中研院考古隊人員檢視糖漏,這是清朝製糖用的陶器,於雲林縣斗六市番仔溝遺址出土。
記者魯永明/攝影
【記者魯永明/斗六報導】
雲林縣斗六市番仔溝遺址日前發現大量磚紅色陶片,中研院考古組主任劉益昌鑑定是清朝製糖器物的碎片,這處「糖漏窯」距今兩百多年,見證台灣製糖史;為避免珊瑚颱風挾帶大雨,淹沒珍貴文物,劉益昌昨天下午南下督工,加緊挖掘。
中研院考古隊在斗六林頭里,南聖宮番仔溝遺址一處建地,開挖長4公尺、寬3公尺探坑。3天來每天工作8小時,多名工人拿小鏟子小心翼翼挖掘,挖深60至80公分,文化層露土,挖出大量糖漏、漏罐等製糖器物的陶片,裝滿7個大型塑膠籃,幸好昨天白天短暫降下細雨,挖掘順利。
劉益昌說,台南縣歸仁13窯遺址,是台灣首次發現糖漏窯遺跡,過去零星出土糖漏陶土,都以為來自歸仁,隨著斗六糖漏窯完整出土,證明斗六窯獨立存在,也說明清朝時當地製糖業興盛,以及經濟發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