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雲林縣古城與柴裡社補述(下)。光緒二十年1894年倪贊元纂輯《雲林縣采訪冊》斗六堡內村社戶口『頂柴裏莊,下頂柴裏莊八十四戶,三百一十丁口。柴裏社附城,共六十二戶,屯外委一員,屯丁三十八名,餘丁口五百零一。』證明1894年斗六確實有柴裏社,大約城內城外還住八百多人,頂柴裏和下柴裏到現在還存在,名稱不變,距離斗六市四公里左右,該村莊漢化嚴重,只找出彭達雄與彭見賢先生承認他們是平埔族後代還提出許多證物。附城就是靠近斗六古城當時共有六十二户,自從民國九十五年編寫《斗六市志歷史篇史前歲月和原住民天地》之後,繼續調查斗六市周圍的地下遺跡,在一流街.真一寺附近,鎮東路,鎮北路.成大.雲林國小後方.林頭里.人文公園等地,都有發現瓦片.古磚頭.青花瓷片,當地在蓋住宅挖地基時出現許多清代以前有人居住的遺跡,尤其在民國104年,很意外在靠近雲林溪的社口公墓發現社口遺址,依據社口遺址挖掘報告,確認社口遺址在一千年前與平埔族有關的遺址,出土有青花瓷片.安平壺.夾砂劃紋陶片與貓兒干社文化有關,讓許多學者大開眼界。因為《熱蘭遮城日記》只記載兩則《斗六社》記錄,康熙五十六年(1771)周鍾瑄撰《諸羅縣志》以及《康熙台灣輿圖》有一張番俗圖標明柴裏社的存在與斗六門的距離四里,但是《諸羅縣志》的內文都稱為斗六門,因此很有可能柴裏社到了1894年已經剩下八百多人,1771年斗六門隸屬諸羅縣,斗六門平埔族應該還很多,可能漢化嚴重被迫遷徙他地,一千年前也有可能是貓兒干社的天地?很有趣吧!對斗六市文史有興趣的話請參閱《斗六市志歷史篇史前歲月與原住民天地》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榮文史工作室 的頭像
    南榮文史工作室

    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