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牛牽鎯仔  

牛牽鎯仔是牛在拉車時,主人用鈴聲來自行解悶,兼具識別而掛在牛脖上的響器。牛牽鎯仔是用幾塊削成薄薄的木板,圍封製成,由於薄板有小空隙,可以產生共鳴聲音。牛隻走動,一擺一搖,就會有槌子打到薄木板而產生共鳴聲,如同鎯鐺一樣。在薄木圍起的三角形空盒子左右,拉上一條繩子掛在牛脖子上,有些人會串上幾個大木珠在繩上。

牛隻在走路總是靜悄悄,掛上牛牽鎯仔後,就有當作喇叭的作用,可以提醒前面的人,後面有牛隻來了。當時牛車都是沒有設置喇叭,有時走在前方的人不知後方有車子,很容易被撞傷,有了叮噹聲音就有喇叭的作用。

當時家家都有牛隻,牛隻走失了,往往主人不易找回來,所以主人為了識別自己的牛隻,就會在脖子掛上牛牽鎯仔。每個牛牽鎯仔在設計上有各個特色,一看就可以知道是不是自己丟掉的牛隻。此外,掛上牛牽鎯仔有聲音,可以促進牛隻的食慾,使牛隻比較愛吃草,對於母牛也有促使多分泌乳汁的作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