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民俗文物 (21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根據《雲林縣采訪冊》<農事篇>所描寫清光緒年間,斗六堡的農事:「田園並耕,一年兩穫。」「作苦餘閒,或入山砍析薪出街貿易、或糖廍傭工以資家費,頗耐勤勞。」

牛車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龜殼笠

龜甲笠,又稱為「背蓬」,「龜笠」,或名「龜罩」、「龜披」,因為農民披在背上彎腰、爬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農村記錄  秧桶船仔 秧篦仔  秧格

〈1〉、秧桶船仔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村記錄 而字耙

而字耙是耙碎田泥和掘田地上雜草的農具,高約六十公分,寬約一百二十公分,鐵製,上有橫柄,下有十三支尖齒,操作時,手按橫柄,以牛力牽引,也稱為「鐵耙」。又叫做『手耙』,在插秧之前將水田整平,最後在牙針處插根竹管或术材叫『概管』,做最後整平,插秧更平整容易。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農村記錄 割耙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農村紀錄 古亭畚

農村紀錄 古亭畚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去農村紀錄 牛車輪仔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去農村紀錄 石磨

過去農村紀錄 石磨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港溪橋下是古笨港的遺跡!上次出現在北港崩溪缺,這次在橋的對岸《新的部份》是探究古笨

港在清代聚落如何消失與遷移的證據!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亭畚 《攝於古坑慈園》

古亭畚是以往農家為儲存稻穀所搭設的古亭畚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鹽水蜂炮

想當年元宵節一定到鹽水看蜂炮!拍蜂炮!越沖越旺!祝大家元宵節快樂!《攝於鹽水》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蜂炮

DSCF0048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斗六市傳統歲時節慶:

春節至元宵節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平古堡熱蘭遮城博物館展出的青花殘片

DSC_3133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花瓷器

DSC_3159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安平壺

ㄧ、安平壺的名稱由來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日據時期台灣神社的遺物,是「日本犬」的一種─狛犬。牠原為守衛日本神社的神獸,來台後被台灣人誤認為獅類,稱為「日本獅」。 

仔細觀察,斗六市天興宮這對日本「獅」,耳朵明顯豎立、無鬃髮;與多鬃髮、不強調耳部的傳統石獅大不相同,更貼近狼、犬體貌。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斗六市轉角遇到古蹟  斗六市行啟紀念館。斗六市轉角遇到古蹟 斗六市行啟紀念館。  

由斗六市太平老街經過雲林溪往公園方向走去,在舊議會旁有一棟紅磚二樓格局,外表洗石子,十分華麗但有點老舊的建築物,這棟建築物叫做「斗六市行啟紀念館」。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鄭家大屋

鄭家大屋(葡語:Casa da Cheang),澳葡時期稱文華大屋(葡語:Casa do Mandarim),為中國近代思想家鄭觀應的故居,與盧家大屋同屬嶺南風格民宅。鄭家大屋位於澳門龍頭左巷,面對阿婆井前地。其建築融合中西特色,現已列入澳門歷史城區。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斗六市轉角遇到古蹟2

斗六市古蹟訪查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