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戀戀雲林溪打開斗六門。
清代雍正二年(1724)記載斗六門柴裡社。
 清代雍正二年(1724)黃叔璥《台海使槎錄》記載斗六柴裡社的資料:
清 雍正二年(1724)黃叔璥《台海使槎錄》記載斗六門柴裡社的情形:「斗六門舊社,去柴裏十餘里,在大山之麓,數被野番侵殺,乃移出今舊社(即柴裏)。今舊社竹圍甚茂,因以為利;逐年土官派撥老番數人,更番輪守。」
由文中可知,柴裡社民起初可能是居住在斗六市東方山麓一帶的斗六門舊社,幾次被野番(可能是高山族)侵殺之後,才逐漸向南方遷移,進入斗六市溝仔壩和三光里柴裡一帶。此「柴裏社」之名,原本是因為四周竹圍甚為茂密而得名。
黃叔璥的《台海使槎錄》還記載一首<斗六門社娶妻自誦歌>和一首<仲冬過斗六門社的詩>值得我們去探討研究,其原文內容如下:
<斗六門社娶妻自誦歌>
「夜描拔屢描下女(今日我娶妻),別言毛哈耶呼(請來飲酒)!尤耶描咿林尤林(日後我生子、生孫),由拔屢別言毛哈耶呼(再娶妻又請來飲酒)!」
案:由歌詞中可體會斗六門社的平埔族人豪邁慷慨的個性和生活概況,但是通常平埔族人是屬於母系社會,是男方給女方招贅,為何黃叔璥的記錄為娶妻呢?值得探討考證。
<余壬寅仲冬過斗六門社的詩>
「牆陰蕉葉依然綠,壠畔桃花自在紅。仲冬何殊春候暖,蠻孃嬉笑竹圍東」。
案:圍牆北邊的芭蕉葉依然翠綠,田園旁的桃花自由自在地展開豔紅的花朵,仲冬(大約農曆十一月)有何特殊呢?好像春天的氣候那麼溫暖,我看到女的原住民在竹圍的東邊嬉戲微笑。這首歌是描述黃叔璥在壬寅年(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仲冬(大約農曆十一月)經過斗六門時的景觀和看到暖冬裡女的原住民在竹圍的東邊嬉笑的情況。圖/文陳南榮(參閱斗六市志原住民天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榮文史工作室 的頭像
    南榮文史工作室

    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